据说在当时的美国,很多年轻人仿效凯鲁亚克的方式,去体验精神化了的旅行。我的一些朋友也把凯鲁亚克当偶像看,但是我总怀疑他们的崇拜:在旅行的世界里真有偶像吗?如果有的话,那么偶像的意义何在?
记得几年前,我刚开始旅行时,也会流连于各个网站,不厌其烦地看上面的帖子,我在羡慕中憧憬着未来的旅途。那时的我,总是惊叹于别人的游历,然后幻想着某一天,可以去同样多的地方,拍同样好的照片。至少在当时,我相信旅行中是有偶像存在的,那些旅游论坛上的活跃者,便是我慨叹与崇拜的对象,但是后来的经历证明,这样的羡慕是盲目的,因为我很快发现,旅行是无法用来比较的。
从凤凰卫视的《千禧之旅》开始,电视节目竭力地塑造旅行偶像,试图去规划大家的心灵。他们想教你如何吃穿住行,以此实现对大众的掌控。
其实,凯鲁亚克的魅力在于,他告诫我们去寻找属于自己的旅途,这种对个人世界的回归,才是后者的精神所在,可是与个人的主张相比,时代的力量总是强大的,因此当凯鲁亚克试图宣告偶像的死亡时,却在笔落之处,塑造了另一个偶像。